最新订单:
春节旅游高峰过后,国内不少旅游景区内依然人头攒动,同时出境游也是热度不减。一般来说,节假日之后一段时间和冬季是传统的旅游淡季,但如今中国旅游市场全年一派兴旺的景象,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了旅游淡季。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学者和从业者,看看他们给出了怎样的回答。
错峰出游性价比高
4亿多人次出行的春节出游高峰已过去,各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机票、酒店等资源紧张情况得到缓解,旅游产品价格大幅回落,高性价比的“错峰旅游季”来了。
据统计,春节后到3月份,境内跟团游、自由行产品平均价格下降30%-40%。三亚游从上万元下降到2000多元。部分出境游热门线路价格最高降幅超过60%。马蜂窝旅游网的数据显示,春节后一周订单量同比增长49%。以国内游热门目的地北京为例,春节团队游的最高价格突破了5000元,而现在只需要一半的价格,就可以享受获奖导游专属带团、打卡延禧宫、品尝京味儿美食等服务。
“节后旅游产品价格普遍回落,与此同时,如今正值春暖花开,除了较高的产品性价比外,出游舒适度也更高。带薪休假、航班增多、景区客流量减少等因素,为人们的错峰出游提供了方便。与去年相比,今年错峰游的人次在持续上涨。”途牛旅游网相关负责人说。
携程旅游数据专家魏黎民告诉记者,近年来,游客对于旅游资源的了解程度越来越高,“抢尾单”“错峰出行”都已成为常规操作,高性价比成为关键词。银发族不受假期限制,为了保证旅游体验,银发族在节后出游人数明显增多。学生利用寒假也能够错峰出游。同时,休年假的上班一族也成为错峰出游的主力,拼假出游成为潮流。
旅游成为生活常态
错峰出游使得出游人群分布在全年的各个时间段,出游高峰和低谷的差别越来越小,何时何地,都有游客在旅途中。中国旅游市场越来越难觅旅游淡季的身影。以往被视为旅游淡季的冬季,近两年也唤醒了人们高涨的出游热情,冰雪旅游、温泉旅游、避寒旅游等持续升温。为什么中国旅游市场淡季不淡呢?
中青旅遨游网首席品牌官徐晓磊分析说:“随着中国人休闲度假习惯的养成,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休假当做生活必需品,旅游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常态。人们出行时间越来越分散,错峰出游为淡季不淡奠定了客源基础。近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休闲经济、旅游消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年假制度、带薪休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出实施,也为人们错峰休假创造了条件。”
中国游客的出游更趋理性,追求高性价比和高品质。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李仲广向记者分析说:“中国旅游市场淡季不淡的原因在于,随着中国民众美好生活方式的形成,主客共享空间建成得越来越多,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发力和供给互动提升形成良性循环,地方和企业的客源管理意识明显增强,团队和散客市场服务能力日臻完善,再加上文化和旅游融合有效助力,旅游安全保障和质量监管增强了消费者信心,以往旅游市场大起大落的现象大为缓解。”
创新产品源源不断
“随着推进全域旅游和进一步释放旅游需求潜力、培育旅游发展新动能,冰雪旅游、避暑旅游、夜间旅游等新热点不断形成,传统淡季已经被新产品有效覆盖。”李仲广说。
“春赏花、夏纳凉、秋赏叶、冬戏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四季旅游特色鲜明,尤其多年一直创新冬季产品,赏雪、玩雪、滑雪全覆盖,温泉、美食、祈福全互动,成为中国低纬度高海拔的冬游典范。峨眉山19年来共接待冬游游客过千万,一举打破淡季旅游瓶颈。峨眉山冰雪温泉冰火两重天已成为中国冬季度假的新时尚。
时下随着气温的回升,罗平和婺源的油菜花、南京和苏州的梅花、无锡和武汉的樱花、林芝和舟山的桃花等先后争相盛开,黄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华山等将迎来众多登山踏青的游客,赏花游、踏青游的热度快速升温。多家旅行社的赏花游涵盖了跟团游、自由行、短途自驾、门票等多个种类,可全方位满足游客多元化出游需求。这和节后的错峰游无缝重合衔接,旅游热潮一波又一波。
只有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徐晓磊说:“在旅游产品供给端,旅游企业和景区等相关部门,都抓住淡季出游大做文章,推出了一系列综合优惠措施。甘肃、山西、黑龙江、西藏等地的一些景区,通过门票免费或半价等措施,吸引了不少游客节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