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订单:
每一个来陕西的游客都一个这样的愿望:去临潼看一看《长恨歌》。
看《长恨歌》已经成了陕西旅游的一个标配。一曲演艺,代表的是陕西旅游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通过优美的舞台效果、独特的叙事方式,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巧妙地向世界讲述出了一幕幕精彩的陕西故事。
近年来,以实景舞剧《长恨歌》为代表的旅游演艺,在陕西多地开花。这些形式新颖、各具特色的精品演出,通过与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深度融合,有效激活旅游资源,获得市场与口碑的双丰收。
破解门票经济难题的无奈之举
“斯山为大幕,斯水做舞台,斯地真历史,借我入戏来”,2007年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正式上演,让沉寂的历史鲜活起来,让躺着的历史站起来的设想由此变为了现实。骊山脚下,华清宫旁,千年的爱情以现代的灯光舞美再次得以重现,70分钟11幕场景的视听盛宴,艺术化再现了120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婉转动人、缠绵悱恻的李隆基、杨玉环爱情故事。
据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文娟介绍,《长恨歌》原本是景区为了破解“门票经济”难题,实现转型的“破冰之作”,经过十多年的打磨,已经成为景区的招牌之一。2007年公演以来,累计演出3000多场,接待观众超过600多万人次。
从无到有是一种探索,从起到盛更需要无数艺术“工匠”的精心打磨。2007年《长恨歌》收入900万,年接待旅客数量4万人左右;2015年收入突破1.1亿元,以后每年一个“千万元”台阶大跨步提升,年增长比例均达30%以上。《长恨歌》迅猛发展印证了旅游演艺的井喷发展。
这种井喷发展的背后是精益求精的执着和探索。费文娟坦言,《长恨歌》每年投资800万,每年都有追加,每年都在为改版而苦苦探索。不少人认为演出已经非常好,没有必要改了,但是我们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另外观众的口味、视野、对品质感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升。《长恨歌》要做的就是把最优秀的艺术作品呈现给观众。
在很多老陕眼里,《长恨歌》早已成为接待贵宾高级待客礼遇,形成了“粉丝经济”效应。调研中,“回头客”或者朋友引荐占到了观众的三分之二,很多铁粉每次改版都不愿拉下。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长恨歌》作为陕西旅游的标杆,是一个文旅融合的典型产品,破解了陕西对历史化解读不全的难题,弥补了陕西旅游资源的短板,一个倍受欢迎的旅游产品,这是对陕西丰富文化资源的一种有效利用和拓展。”
《长恨歌》十多年形成的品牌效益对于西安临潼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也是非常明显的。在2018年西安市夜游西安的方案中,临潼的作用异常突出,这其中《长恨歌》演艺作用不容小觑,观赏《长恨歌》和参观兵马俑被很多游客摆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
舞剧《长恨歌》的打造,改变了临潼旅游产品业态,改变了游客的消费习惯,把白天景区的游客承接下来,引导游客从“一日游”向“多日游”转变,延长了旅游时间,让游客在观看舞剧的同时,刺激了餐饮、酒店、温泉等旅游消费项目,有效带动临潼区域经济发展。
文旅深度融合 集群效应初显
如今,在陕西众多旅游景点,游客可以通过不同的精品旅游演艺,快速、深入了解各地民俗、历史、文化,文旅融合的集群效应已经显现。据介绍,陕旅集团还将推出并筹备包括省内剧《陕西八大怪》《玄奘》和海外剧《马可·波罗》等8台实景演艺剧目,进一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图为海外剧《马可·波罗》剧照
“面对文旅融合、全域旅游、优质旅游的时代背景,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为导向,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陕西省国资委党委委员、省文资局局长陈小军表示,国资委将继续做好系统企业的“娘家人”,为文化旅游企业的发展做好政策支撑、规划引导,助力文旅融合大发展,共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看来,对陕西这样的文化、历史资源大省而言,旅游演艺精品的意义更为重要。“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文旅融合的时代。演艺可以作为文旅融合的载体,借助现代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将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更好地诠释出来,也能让文物和旅游资源活起来、动起来。”张燕说。陕西旅游集团董事长周冰说,陕旅的文旅融合从最初的“看庙”,到后来的挖掘中国周秦汉唐盛世文化,经历了一个从朴素到有意识、系统的发展过程。目前文旅融合已经到了一个自为发展的新阶段,陕旅集团将致力于用文化讲旅游的故事,用旅游延伸文化的意义,持续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打造“文旅强省”、加快新时代追赶超越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