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订单:
每过段时间,我都特别想咥一碗,土灰色并拌有蒜苗、大油和辣子的踅(xué)面。它是渭南合阳独有的地方食品,相传为西汉淮阴侯韩信所创。到现在已有2000年的历史,可称得上“中国最早的方便面!”
喜欢上它是初二,当时在县城上班的父亲,为了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把我转到县上最好的初中。当时在物价系统工作的他,除了在办公室,也要经常下乡检查。有时走的太急,根本来不急为我备午饭。楼下合阳夫妻俩的踅面,便成为我最为享受的美味大餐。
因为踅面上来速度超快。二分钟便可放到我面前。只见男主人抓一把切好的面投入锅中,用筷子搅一下,便捞到碗里。其次是老板娘接过碗,调上的那勺大油(猪油)。我们四姐妹都在读书,父亲压力很重,做菜也节约得紧。对那时的我而言,既是美味,也是补品。
再来些油泼辣椒、盐、醋、蘸一点花椒面,撒一捏葱花。我便开始享受自己心中的饕餮盛宴。最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还超便宜,当时只需要两块五毛一碗。
现在回想自己蛮一根筋的,10次竟然有8次都吃的它。可惜进入夏天,天气越来越热,也因大油过腻吃的人也少了,他们夫妻俩推着车子也离开了。
随后十几年里,我不但走遍全国还跨出国门,尝尽各地小吃,记住的没几种,喜欢的更少之甚少。可就是久未联系的朋友的那句“我在合阳上班”。再次勾起我对踅面那来自心底的思念。于是便有了2011年夏天合阳处女泉的旅程。
记得当时下了大巴车,为了应和当地人常说的“没吃踅面没看线,没有来过合阳县。”我拉着4岁的儿子,顶着酷暑,走了好几条街,终于来到他推荐的面店,尝到了我朝思暮想的踅面。当舌尖碰触踅面的瞬间,味蕾像开花一样传染了整个身体。那种美妙的流动,是任何食物都不能代替。
还记得第一次在福客福厨,看到踅面时的那份激动。也记得品尝到朋友从合阳带给我的,那口感已经很差的踅面时的感动。多少年了每过段时间,我都会痴迷的去吃碗。面对那被红油裹着的条形面条,纵使万般挣扎,也无法抵制这份诱惑,口中顿生三尺津液,哪管大油将给身体带来更多的脂肪。嘴里嚼着软糯粘甜的荞面,品着醇厚浓郁的味道,吃的是满嘴红油!因为只有我懂踅面在我心中的份量……那缕缕面条包含着艰难岁月里,父亲给予我那无限的关心和爱护。
只是如今再品踅面,内心复杂了很多。耳畔老想起秦腔《斩韩信》中唱词:“说什么少年英雄寿命短,幼年间做事欺了天!”喟叹其忤逆不孝,钦佩其智慧和胆识。
“年少不解秦腔意,如今喜好已中年。”在夏河古渡这,韩信领导了一场著名的声东击西的战例,其间他不但创造出了踅面,还造就了木罂缻渡河擒魏王的战争创举!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
意思是说:汉二年,魏王豹反汉,韩信带领10万大军,奉命出兵平叛。魏王在蒲坂(山西永济西蒲州镇)驻重兵,不但封锁临晋关(大荔县朝邑镇以南)的通道,还把河里的船只烧毁,连两岸都大树都砍伐掉。韩信在临晋关留了1万兵力陈列船只,佯装渡河。自己却带领9万人马准备在夏阳(合阳洽川)用罂(陶质盛贮器)和缻(装酒的坛子)做成筏子渡军。
在如此关键时刻,假如埋锅造饭,敌兵就会从烟火的大小多少判断兵力的强弱,是兵家大忌。为解决士兵吃饭问题,韩信让以当地盛产的荞麦为原料,烙成大饼,发给士兵,吃时用开水一泡即可,十分快捷方便,为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天在我品尝踅面的时候,不但再品味一份深情,回忆与它有关的人和事。而且也感叹我中华历史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