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夹馍介绍
肉夹馍是在西北地区民间广受欢迎的一种小吃,以陕西地区的“腊汁肉夹馍”为主。腊汁肉夹馍是陕西省西安市著名小吃,极力推荐品尝。
英文名:Chinese hamburger(中国汉堡)
(一)
“肉夹馍”的叫法是古汉语的倒装句式(相关知识见中学语文课本),其意为“肉夹于馍中”。
外地人首次听说肉夹馍,都认为是病句,肉怎么能夹馍?这就是与古汉语有关了,肉夹馍,其实是"肉夹于馍"。老百姓无需文绉绉地讲之乎者也,加上陕西人性急,直爽,省去"于"字,喊起来便当,就像吃面不嚼一样,有快就有慢,闻名天下的羊肉泡馍,吃时就不能着急,掰馍时正是与朋友叙旧聊天的机会。馍讲究是掰的越小越好,掰馍不要用机器,这样汁汤调味方可入馍,吃时不能用筷子来回搅动,否则鲜味大减,也不易保温,讲究的吃法从周围一层一层一点一点“蚕食”,佐以香菜、糖蒜和辣酱能提味调鲜,有外地朋友称,吃了半辈子牛羊肉,从未有过这么丰富的体验。
肉夹馍,实际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肉夹馍合腊汁肉、白吉馍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馍香肉酥,回味无穷。腊汁肉历史悠久,闻名中国,配上白吉馍,有着中式汉堡的美誉,扬名中外,深受人们喜爱。腊汁肉夹馍由三十多种调料精心配制而成,由于选料精细,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具有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入口即化的独特风味。
(二)
以前人们叫“肉夹馍”为“馍夹肉”,方言听起来像“没夹肉”“没夹肉”,没夹肉怎么办?就一心急,叫成了“肉夹馍”,听起来也好多了。
扩展阅读:
【清真肉夹馍(回民肉夹馍)】回民版的肉夹馍用的馅是熟腊牛肉。
面团原料:
3杯中筋筋面粉、1杯温水、1又1/2茶勺酵母、2茶勺色拉油、1/4茶勺盐。
肉馅部分:
2磅猪腿肉(约900克,半肥瘦最好,但我喜欢瘦一点的)、1锅老卤汁、1瓣蒜、2枚香叶、4颗丁香、2枚八角、1/4杯酱油、1大勺老抽、2大勺白糖、1/4杯料酒、1块姜,拍扁、1茶勺花椒、1把干红辣椒、1/2茶勺王守义十三香、1段桂皮、1茶勺蚝油、1枚草果,拍破、盐适量、水适量、4个青辣椒、1小把香菜。
做法:
1.往面包机里面放入所有的原料,启动面团程序,由面包机自动揉面发面。
2.发好的面团拿出来,揉掉大气泡,均匀的分成12等分,或者根据自己的喜欢的大小决定。然后依次将每个小面团揉圆,用擀面杖轻轻的擀成小圆饼。
3.小圆饼再度发酵15到20分钟后,锅用小火烧热,喷一点点油,把面饼两面烙到金黄色,平均每面12分钟左右,因为我做的小饼个头很小,就在锅里直接烙熟了,不比再送到烤箱里面烤,如果做的饼个头大的话,在饼的两面煎成金黄色以后,需要送入烤箱烤熟的。
肉夹馍
酱牛肉的原料:
牛腱子肉、料酒、酱油、冰糖、葱段、姜片、八角、山楂。
酱牛肉的做法:
1.牛腱子肉切分成拳头大得块,把表面的乱七八糟的筋都剔了。
2.冷水入锅,放入肉块,烧开了撇去沫子。
3.热水放入电高压锅,放入焯好的牛腱子,加料酒、酱油、冰糖、葱段、姜片,我还随首扔了两块八角、几片山楂、一个小时。先开始没盖盖,继续会出沫子,守着锅,直到沫子撇尽为止。
4.牛肉酱好后,拿出来,封骧饭盒里,不要汤,封骧冰箱里。
5.切片可以沾着生抽、蒜做的汁吃。[1]
1.猪肉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2.辣椒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此外,辣椒中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苹果酸、柠檬酸和辣椒红素等。
3.香菜中含有许多挥发油,其特殊的香气就是挥发油散发出来的。它能祛除肉类的腥膻味,因此在一些菜肴中加些香菜,即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独特功效。香菜提取液具有显著的发汗清热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机体发汗,透疹。另具和胃调中的功效,是因香菜辛香升散,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开胃醒脾的作用。
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因为茶叶的鞣酸会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延长粪便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的吸收,影响健康。
据史料记载,腊汁肉在战国时称为“寒肉”,当时位于秦晋豫三角地带的韩国,已能制作腊汁肉了,秦灭韩后,制作工艺传进长安。文昌门内的馆子命名为秦豫肉夹馍,隐喻着自己是正宗的腊汁肉名店。腊汁肉的做法是:选用上等硬肋肉,用盐、姜、葱、苹果、蔻仁、丁香、枇杷、桂皮、冰粮、大香等20多种调料汤煮而成,煮汤者是历代流传下来的陈汤,较少加水,腊汁肉其所以有名,与已有近80年历史的腊汁汤密切相关。据说是从清代小贩毕仁义作坊买的,而毕仁义作坊的陈汤是从他曾祖父那里传接的,当然火工也需特别讲究,地道的腊汁肉色泽红润,酥软香醇,肥肉不腻口,瘦肉满含油,配上热馍夹上吃,美味无穷。
腊汁肉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其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入口即化。素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的赞语,用白吉馍夹腊汁肉,更是别有风味。俗称腊汁肉夹馍。
腊汁肉,在战国时代称“寒肉”。当时位于秦晋豫三角地带的韩国已能制作,秦灭韩后,制作技艺传至秦地长安,世代流传至今。其实,“寒肉”发展至今之腊汁肉,基本上属于卤汁肉类。早在《周礼》一书中提到的“周代八珍”中的“渍”就是它。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的“腊肉”制法,与今天腊汁肉的制法基本相同。只是现在的选料、制法更为讲究。
悠久的历史赢得了良好的商誉。所产的腊汁肉夹馍及其相关系列食品获得了几代顾客的青睐,拥有难以计数的顾客消费群。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名优小吃腊汁肉夹馍的龙头。人们形象的将他比喻为“中国式汉堡包”2002年被陕西省商业联合会评为“中华老字号”;所产的腊汁肉评为“陕西商业名牌商品”。同时被陕西省消协授予“陕西餐饮行业消费者关注十大品牌。”
腊汁肉在战国时称 “寒肉”。“寒”是“韩”谬音,指韩国。当时韩国位于现在秦晋豫交界地带,所制腊汁肉闻名遐迩。秦灭韩后。“韩肉”制法传进长安。做腊汁肉要选用猪上等硬肋肉,加盐、姜、桂皮、丁香、蔻仁、大香等20多种调料煮成。陈汤煨制,较少加水。现在西安最有名的腊汁肉当属樊记腊汁肉,历史已近百年。选肉考究,调料齐全,火候独到,故色泽红润,酥软香醇。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的美誉。
肉夹馍合腊汁肉,白吉馍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馍香肉酥,回味无穷,为老陕钟爱。身居长安,随处可见,不觉其可贵;人在异乡,最勾魂的却是这满口留香的肉夹馍。
白吉馍源自咸阳。是用上好面粉揉制后做成饼形,置铁铛板上略烤成型,放入炉膛侧立,上下隔着铁铛板的炭火烘烤,稍顷翻面,双面松脆微黄即可。外脆里嫩是难得的境界。上品白吉馍揉制充分,火候恰到好处。制好的白吉馍形似“铁圈虎背菊花心”,皮薄松脆,内心软绵。可单独食用,配腊汁肉同食味道更佳。
食腊汁肉单吃可,下酒佐饭亦可,还有用其拌面的,西安另一道著名小吃“腊汁肉揪面片”就如此。然真正欲领略其风味,最好配刚出炉的热白吉馍夹着吃,这便是所谓“肉夹馍”。关中产面,关中人也善于食面,这白吉馍是用半发开的面,团捏成饼,在火炉里烤熟的。因制饼时用了特殊的手法,用刀轻轻划开,其内部竟天然地一分为二,只需把腊汁肉切碎了向里填充就行了。现在的城镇人最不喜欢吃肥肉,但此肉肥而不腻,瘦则无渣,深为食者所好。肉夹馍之用肉亦有三种,纯瘦,肥瘦,肥皮。卖家只需看你点名要哪一种,就知道你吃肉夹馍的历史和道行。一般的年轻人,以女子居多,喜欢吃纯瘦;有些个食馍年头的,要肥瘦,这东西要肥瘦均匀才香;骨灰级食客,是要吃肥皮的,顾名思义,就是肉皮和它下面的少许脂肪,肥而不腻,胶糯香滑,是腊汁肉中的精品。
肉夹馍遍及西安大街小巷。咬一口外皮松脆,其内绵软的白吉馍。满嘴香醇可口的腊汁肉和白吉馍的诱人味道,不由你不满口生津,真是人生一小快乐。
经常见食客吃肉夹馍时,竖持而食,淋漓满手,实在可惜喷香的肉汁。正宗吃肉夹馍的姿势为水平持馍,从两侧咬起。水平持馍,可以使腊汁肉肉汁充分浸入馍中,不致流出;如从白吉馍中间咬起,腊汁肉会从两侧挤出。陕西有个词叫“扎势”,有故作姿态的意味。中国是茶叶故乡,国人喜饮当年新鲜绿茶,香气芬芳,清新宜人;东洋人喝半发酵的乌龙茶,因为稀罕,发明了装腔作势的茶道;西洋人路途遥远,只有消受发酵的红茶,还要加柠檬汁、方糖、视若享受。在老陕的眼里,这是“扎势”,还是“本地狗扎个狼狗势(东施效颦之意)”。吃肉夹馍有点必要的讲究,不是“扎势”,是正确享受这一美味。每到一地,初涉新奇事物,当入乡随俗,留意请教。这样不仅增长阅历,更可体验地方风土人情。
吃肉夹馍,可以自己选择腊汁肉肥瘦。一个朋友对心理学颇有心得。声称从选择腊汁肉中可看出人不同性格:
选择有肥有瘦,西安话“肥瘦”的是普通人,为人平实,做事中庸;
选择“纯肥”的人情感丰富,喜好幻想,易于激动
选择“纯瘦”的人脚踏实地,做人沉稳,目标明确
选择肉里还要添勺肉汤的人精于算计,适合理财,谈判工作;
选择“优质”,即肉量加倍的人讲究生活品质,懂得善待自己
选择单买白吉馍的人心怀理想,胸有主见,不易被左右。
明明是“馍夹肉”,偏要说“肉夹馍”,当地的学闲还研究出一个“肉夹于馍”的名称由来,可见这始作俑者是专门为了突出肉的。肉味之美竟也战胜汉语严谨的语言规范而千年传承,不能不再一次证明了“民以食为天”和肉夹馍“以肉传史”的巨大威力.
现在的城镇人最不喜欢吃肥肉,肉食店里终日在走后门拉关系站长队争买瘦肉,但此肉肥而不腻,瘦则无渣,深为食者所好,故近年来城镇经营者甚多,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店铺。